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会议]广东海陆交互带人地耦合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启动会暨揭牌仪式在珠海校区举办

[会议]广东海陆交互带人地耦合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启动会暨揭牌仪式在珠海校区举办

9月14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牵头建设的广东海陆交互带人地耦合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启动会暨揭牌仪式在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局处长段晓男、广东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副处长彭丹、珠海校区科研办公室主任左锐、文理学院院长仲佳勇、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刘静玲、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盟理事长范绍佳、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常务科长孙争争、江门市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宏健、茂名市气象局副局长饶生辉、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郑志文等出席会议。各共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珠海校区王圣瑞、张文生、严平、黄伟、张兵伟等50余名师生参会。启动会暨揭牌仪式由项目负责人杨晓帆主持。



项目启动会上,康震在致辞中介绍了北师大“一体两翼”的建设目标及珠海校区立足湾区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愿景,表达了对地理学科建设野外台站的大力支持。段晓男和彭丹分别发言,介绍了我国各地野外台站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对本项目未来发展的要求。



野外台站负责人杨晓帆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建设目标、研究团队构成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她指出,野外台站建设将立足广东海陆交互带,围绕不同人地耦合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区域搭建“一台四区”的台站架构,开展“水-土-气-生-人”综合观测,探索广东海陆交互带人地系统优化调控路径。



陈发虎院士等专家对野外台站建设方案汇报进行总结并提出宝贵建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研究内容结合地方实际,同时具备地理学人地系统关键要素和综合观测尺度,如能在建设中系统梳理观测数据,建立海陆交互带城乡人地耦合区域的一套监测标准和技术范式,定能为广东省实现统筹生态安全保障、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创新目标做出贡献。


启动会最后,陈发虎、韦蔚、彭丹和杨晓帆共同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揭牌,宣告野外台站建设正式启动。



会后,与会专家领导及科研团队同赴野外台站淇澳岛分站对台站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出席了分站揭牌仪式。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广东省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获取长期野外定位观测数据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服务于地理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农学等领域创新发展,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广东海陆交互带人地耦合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牵头,联合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坪山区水务管理中心、深圳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共同建设,于2024年3月正式获批。该野外台站围绕剧烈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广东海陆交互带生态环境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和地方经济发展,立足人类活动和地表自然过程耦合系统的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选取具有典型人地耦合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区域,基于人地系统关键要素构建监测技术体系和平台,开展“水-土-气-生-人”综合观测,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表自然过程耦合的内在机理,为广东海陆交互带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杨晓帆教授是该野外台站的负责人,该站的获批建设,将为珠海校区地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TOP